产品展厅>>研发&服务>>缝洞型油藏试井深入应用评价研究

该技术从2017年持续攻关至今,打破常规砂岩油藏渗流理论,通过伯努利方程的引入实现了溶洞流体特征的描述,建立井-洞-缝、井-洞-缝-洞、井-缝-洞-缝-洞、井-缝-洞-缝-洞等四种平面、纵向的地质模型,实现溶洞数量、大小、距离、裂缝长度、缝洞组合结构等储层描述的特色参数解释,形成相对完善的适用于缝洞油藏类型试井解释理论体系。

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缝洞试井解释理论攻关,对于应用解释软件尚未规范化;同时关于新理论中参数的物理意义侧重缝洞试井新参数,对于其他参数是否具有新物理意义目前尚未攻关;另外前期应用表明裂缝体积计算结果普遍偏大,仅对流体高压物性类似静态参数相对敏感,因此继续开展本项目。

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及模型完善

对缝洞型油藏地层进行整理完善,明确不同解释图板下全部参数意义

缝洞试井解释应用推广

缝洞试井解释应用技术手册编制

缝洞试井解释软件更新完善

裂缝体积解释理论探究

缝洞型地层压力分布计算

平均压力降幅计算方法研究

本项目中涉及到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理论完善、解释应用推广及裂缝体积结果完善。通过现场100余井次的推广应用,其中塔河油田老井复查50井次,顺北油田50余井次左右,目前资料解释符合率70%以上。后续继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,对相关裂缝体积及动态储量计算方法进行深化研究,降低动态储量解释误差,进一步提高吻合率。